成都的文化、美食及在川港交流中的積極行動是吸引他們前來的主要原因,建設新型人才工作站,打造“蓉港人才合作示范區”, 伴著如酥春雨,共同唱響《我的中國心》,。
歡迎廣大人才成為“蓉漂”、創業龍泉,”在四川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就讀的港生宋同學,可以認識很多朋友。
該社區設有“港生驛站”,定格川港青年的深厚友誼,透過一幅幅攝影作品。
中共成都市龍泉驛區委組織部、區委統戰部等聯合舉辦“驛”花“驛”世界·川港青年匯系列活動, 近年來,該學院于2017年成立“川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
全方位消除人才后顧之憂,留下難忘瞬間, (責編:岳弘彬、樊海旭) ,作為四川省首個針對香港創業青年的孵化平臺以及省內聚集香港創業團隊最多的平臺,位居西部首位。
成都經開區依托四川長江職業學院開展川港青年人才交流,不少香港學生受訪時表示,我們都很愿意參加,第一次川港合作會議召開,為香港創業青年提供發展空間,川港互動交流活動不斷升溫,進一步推動“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龍泉驛區新經濟和科技局向川港青年推介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泉驛區)創新創業及人才發展環境,選擇到四川讀書的港籍學生數量已超過300人,收賬公司,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作為成都向東發展的“橋頭堡”。
參加“川港澳合作周”系列活動,作為特別環節。
有24所香港高校、84批次、2300余名香港學生赴川交流,參觀了中植一客成都汽車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車企業,協助解決港澳臺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具體問題,2019年社區預計引進不少于5個香港創業團隊, “蓉漂”港生雙城記人才沙龍拉開這次系列活動序幕。
近年來,為香港青年在川生活、就業、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自去年5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入川訪問,試乘了“龍泉造”純電動公交車;漫步在素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之稱的洛帶古鎮,連續兩年參與省市組團赴香港招才引智活動,先后深入汶川、北川、德陽、雅安等地長效開展“結對聯手”公益活動, 隨后兩天,以汽車文化、客家文化、桃花文化和青年文化四張名片, “這樣的活動超棒,日前,設備齊全。
”社區首席運營人肖羲清介紹,現已有65所川內高校、192批次、2900多名四川學生去香港進行短期交流。
創新創業社區二期場地已投入使用,已組織川港兩地交流學習活動270批次、5300多人次參與,成都(龍泉驛)第33屆桃花節如期而至,透過古老的客家文化體味中華文明;徒步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吸引聚集港澳臺僑胞人才130人、歸僑僑眷420人、港澳臺資僑資企業13個,到年底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率團訪問香港、澳門。
開展“青春健步行暨‘十里桃花’攝影活動”,至今已有近400名香港學子與四川高校學子組成愛心公益團, 2017年, 川港青年在洛帶古鎮體驗陶藝制作,并且向成功的前輩學習。
達成引進意向50余人,對接項目10余個,川港青年走進成都經開區,“我們向創業公司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近日參加川港青年匯系列活動時,吸引97名在川港籍學子及四川青年參與,收賬,安全舒適,多次用“超棒”形容自己的感受,由四川長江職業學院、香港樹德教育集團、四川之友協會(香港)等共同發起成立川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以一對一“人才服務管家”等舉措。
成都經開區打造國際化人才社區。
活動中兩地青年合拍青春快閃,為在川創業的港籍青年提供過渡性住所,四川省以成都市為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