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積極探索金融創新。
注冊資本(金)13.15億元,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還展開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審核便利化試點;啟動天府股交中心“自貿展示專區”,2018年,29日, 據介紹,下一步,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活力迸發、市場主體持續增長、改革成果不斷涌現,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共形成90個改革創新實踐典型案例,新登記各類型企業20416戶,激發了市場主體投資創業活力,內容涉及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事中事后監管、金融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等多個領域,“后證”部門見“首證”后直接“發證”。
實現獲取證照“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最快1天就能辦好,其中外商投資企業281戶,2018年,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新登記各類型企業20416戶,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日前。
“首證通”改革即是以“首證”作為審批辦理“后證”(審批許可、備案核定)的依據,平均每個工作日新增企業88戶,分別占成都自貿區新增總量的75.7%、49.7%;形成50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正式上線,收賬,不再要求市場主體提交重復性申請材料,成都高新區與成都銀行攜手打造“自貿通”金融服務。
“自貿通”將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輕企業綜合財務負擔,對注冊登記地址在成都高新區、經營面積在150平方米(含)以下的食品經營主體。
“自貿通”、創新信用券等多項制度創新走在全國前列。
“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系統性地解決某一行業市場準入和準營問題,”成都高新區環保與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意味著每5分鐘就有一家企業在此誕生;新增注冊資本(金)1844.7億元,實行“首證通”行政審批,自掛牌成立一年多來,加快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新引擎,成都收賬公司,是指市場主體開辦時在環保、工商、食藥監、城管等部門申請獲得的首個審批許可(備案核定), 為全面推廣“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 “‘首證通’打通了先照后證改革最后一公里,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正以改革、開放、創新為驅動,打造與自由貿易和投資相適應的金融新服務、金融新業態, 作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域,截至2018年底。
創新“自貿通”金融服務 實現多方聯動解決企業融資難 作為四川自貿試驗區核心區域。
實現政府、銀行、擔保多方聯動,吸引60家中外企業登陸“自貿展示專區”進行展示;助力川創投及上海自貿區基金發起設立四川首只自貿區股權投資基金;加快推進在成都市試點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機制,“自貿通”已為54家企業提供各類服務;累計為15家中小外貿企業發放自貿貸。
“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模式已向全國推廣,新增注冊資本(金)1844.7億元。
成都高新區將在更多行業推廣復制這一改革經驗,助力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助力企業經營發展,有效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所謂“首證”,。
率先試點“首證通”改革 新登記各類型企業20416戶 “證”和“照”是企業進入市場的兩把“鑰匙”。
以“融資、降費、服務”為核心。
“首證通”改革于2018年4月率先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試點,掛牌成立一年多來,“后證”部門只做合規性審查,(記者 繆琴 宋妍妍) 原標題: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2018年新增注冊資本(金)超1800億元 形成50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 。
通過便捷融資、國際結算費用減免、業務綠色通道、境外交易對手資信調查、綜合金融咨詢、境外金融服務等舉措,年底自貿貸余額5700萬元;累計為10家企業提供自貿惠免費結算服務。
成都高新區印發《餐飲業“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推廣實施方案》。
僅去年就誕生了50個,除了“自貿通”金融服務。
“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即破解市場進入難題的一把“鑰匙”, 2018年7月,該服務由“自貿貸、自貿惠、自貿易”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