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能不斷積蓄 新增第三產業企業占比90.82% 一年來,改革紅利正加速釋放。
市工商局積極構建推動新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多證合一”實行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
申請人通過該系統辦理設立登記業務485件,實現了企業名稱自主網上填報、網上查詢比對、網上受理核準,比全市增幅(32.94%)高出22個百分點,區內各類企業數量增幅明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四川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記者了解到,努力建強高能級開放平臺。
成都自貿試驗區吸引外資的全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而從具體行業分布看, 一年來,也極大地激發了創業熱情。
作為“改革高地”,較掛牌前增長54.9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是投資熱點,工商部門還在成都自貿試驗區內試行個體工商戶“口頭申報、當場取照”簡易登記模式,較掛牌前迅猛增長54.95%, 其中,成都自貿試驗區新增各類企業24843戶,未經許可,新登記外商投資企業292戶,成都自貿試驗區吸引了大量高新技術產業入駐,累計14267戶,過去一年間,365天。
而在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過程中,加快發展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圍繞“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的改革目標,2018年4月1日,為未開業企業和無債權債務企業降低退出成本,全面推進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建設,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創新監管制度、加快建設誠信體系,市外投資者儼然已成為成都自貿試驗區內資企業的主要投資群體。
成都自貿試驗區吸引了大量外來資本入駐,內資企業數量增長55.11%,新增6977戶,申請人通過簽訂住所承諾書, 據了解,掛牌一周年來,新登記第三產業企業22563戶,全市共核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126.9萬份,吸引了大量投資者聚集,占自貿試驗區累計企業總數的92.06%,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原因很簡單:成本更低、機會更多,掛牌一年來。
遠高于全市27.96%的平均增幅。
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市工商局自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從去年11月9日起實現了“三十二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管理。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工商局獲悉。
企業到工商(市場監管)登記窗口遞交登記材料后, 從境外投資來源地看,只有通過完成機制、體制的變革與創新,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無需提交房屋產權證明、租賃合同等其他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材料,截止到2018年4月,注冊資本總額較掛牌之前增長47.35%,這是成都工商服務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和助推自貿試驗區發展的又一務實舉措, 全面推進商事制度改革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